《陕西教育》记者 冯丽颖 张英“用我们的智慧和才智,奉献社会;用我们的精神和品德,影响他人;做有益于人民的人,为母校争光;为了祖国的兴盛、人类的进步,奋斗终身。”这是陕西师范大学2019届结业生的誓言,也是陕西师范大学思政育人的生动体现。
陕西师范大学作为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在办妥、管好、教好、学好思政课上,校党委书记直接卖力,坚持守正创新,做到培根铸魂。多彩思政精彩纷呈每到周四下午4:20,2017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黄福彬就早早地走进文津楼3121课堂,坐在第一排,边听边记条记。
5月23日,教师朱尉讲的是“推动社 会 主 义文化繁荣兴盛”相关内容。课堂上,朱尉谈及了近期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让学生明白差别文明只有增强交流互鉴才气推动世界文明生长;领导学生讨论纪录片《人间世》,从纪录片创作谈文化繁荣的现代路径;让学生从《时代周刊》封面文章《美国该向中国学习的五件事》谈起,讨论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富厚的教学内容、活跃的课堂气氛牢牢地牵引着学生的思维。“朱老师不只是授课本上的内容,还会联合视频、案例等教授课外知识。
他接纳的案例和我们的专业联合得很精密,从政治课和专业课的角度举行分析,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深条理的思考。”黄福彬说。“思政课只有找到打开差别专业学生的方式,才气更努力地影响学生。”朱尉说。
思政课教师风范像朱尉一样,陕师大思政课教师的思政课各有风范。2018年,陕师大引进了“学习通”APP,将学生的手机酿成了教学用具。青年教师李后东有效使用“学习通”APP在思政课上与学生举行互动,引起了《陕西日报》等媒体的关注。
记者相识到,今年春季学期,李后东设置的简答、讨论、选择、判断等类型的题目不少于 20 个。“角逐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要让学生充实到场课堂运动。”夺得多项国家级、省级教学角逐荣誉的李后东说,“再好的形式也要做好内容的对接,要转换教育内容的语言体系,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把深刻的理论说清楚、讲透彻。
”宁馨、石培玲是有着20余年教龄的思政课教师,她们充实发挥自身优势,不停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在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石培玲接纳历史照片、历史故事等方式,将学生带入历史场景,以史实服人。
宁馨课在前10分钟对学生自选话题的分享和点评备受学生接待。青年教师董辉则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每次上课时,前半部门她来讲,后半部门学生分小组举行说课、评课。
一堂堂精彩纷呈的思政课,对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提高了学生的抬头率和颔首率,这是思政课教师用心设计、耐心打磨的效果,而背后则是陕师大思政课教师三种能力建设的体现。思政课教师风范“深入学习,推进研究,增强自我思想的武装”是陕师大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具备并恒久增强的能力。凭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事情集会精神提出的新看法、新思想,陕师大马院教师在中省主流媒体陆续揭晓数篇文章,自我思想武装的能力获得了增强。
其次是“在马教马”“在马言马”,提升教学的规范性。学校制定、落实了《校院两级向导班子联系思政课教师制度》《校院两级向导班子听思政课制度》《思政课团体备课、听课和教学示范制度》《新任课教师试讲准入制度》《课堂教学纪律规范“九个不许”》《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等。通过思政课教师大练兵、请进来送出去、内外联合培训等运动,推动教师苦练内功。“寓教于研,教研相长,强化学科建设,支撑教学建设”也是教师能力建设的要求之一。
近三年,该校马院教师获批3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20多项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揭晓论文26篇,出书专著34本。学校要求教授在内的思政课教师全部从事教学,加大对教师揭晓高质量教学论文的奖励力度,勉励教师将课堂教学作为学术研究的增长点。得益于学校的重视,陕师大思政课专任教师的实力杠杠的。全国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和提名人物2人、全国教学能手1人、全国教学主干1人、全国青教赛三等奖1人、省“四个一批”和“六个一批”“理论人才”3人、陕西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陕西省思政课教学标兵4人、陕西省教学能手2人、陕西省教学主干1人、陕西省优秀思政课教师1人,教育部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者4人、陕西省青教赛特等奖1人、陕西省技术标兵1人、陕西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人……专任教师获奖人数已经凌驾50%。
课程配方守正创新2016年下半年,陕师大提出思政课要“守正创新”,在思政育人这篇大文章上作出先行探索。“‘正’就是在本硕博一体化造就基础之上,将学科建设融入思政课教学建设中,将特色化思政课程融入通例思政课程建设中,将学生运动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将实验化手段融入思政课堂教学中。”陕师大副校长、马院院长任晓伟对学校思政课程的总设计如数家珍。
从2017级公费师范生开始,陕师大在全国首开特色思政必修课“理想信念与卓越师范人才造就”。陕师大马院抽调多名专家教授组建团队,划分开设专题讲座。
讲座之外,每15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由主讲教师指导,一位教师和一位研究生担任助教,引导学生开展念书沙龙小组运动,教师教学、小组主题交流讨论、小组研讨总结汇报,学期末以演讲角逐的形式举行考核。该课程获2017年度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事情创新奖一等奖, 《学习时报》《人民日报》、新华网等相继举行了报道。游旭群校长与青年学子共话信仰陕师大校长游旭群在“与青年学子共话信仰”思政课堂上勉励公费师范生要“立志做大事”,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弘扬“西部红烛精神”,努力发展为名师和教育家,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公费师范生要做到扎根西部服务基础教育,就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这门导读课旨在让大家以及扎基本层、服务群众的朴素情怀,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发展为‘四有好老师’。”陕师大马院副院长刘力波说。而对“形势与政策”这门课,该校也举行了优化,组织教授和校外专家举行专题化教学,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陕师大党委书记程光旭在“形势与政策”课上指出:“我们的课堂是要让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围绕问题独立思考;课堂上教授知识、引导学生举行更深入的讨论与思考;课后让学生继续深化明白和思考,这种思考或许可以为后期研究提供素材和偏向。
”程光旭书记主讲思政课为了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推行使命继承,陕师大在思政课配方中强化了实践教学。“概论”课以问题导向的社会观察为主,“原理”课以马列经典阅读交流为主,“基础”课以开展社会主义焦点价值观指引下的志愿者运动为主,“纲要”课以观光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烈等运动为主,重视联合差别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展实践教学。好比,让学生在学期内至少抽出一周时间或者使用寒暑假,走出学校观光红色革命遗址,感受理想信念的气力,到秦巴贫困山区体悟党在“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庄严答应,深入企业和乡村感受新中国建立70年的伟大历程与生动实践,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中收获发展。实践中,中国门路、中国精神、中国气力在学生的脑海中徐徐清晰坚定了起来。
在考核评价上,陕师上将原来平时结果和期末结果的三七比例调整为五五比例。平时的50分包罗实践20分、课堂体现20分、考勤10分,考核方式的变化加重了实践的力度。英语文学专业大三学生陈曦昊到贫困家庭入户调研后,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贫困”。
陈曦昊坦言,这次实践后,“我消除了已往许多无知的偏见,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选择。青春立功新时代,我们要到下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促使学生自我教育。2017年11月,陕师大马院组建了由18名学子组成的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
宣讲团承袭“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宣马”的宗旨,充实发挥理论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涵盖科技创新、情况掩护等主题,面向全社会开展预约宣讲,五个月时间里,累计巡回宣讲40余场,笼罩青年学生近4000余人,在朋辈教育中充实动员了宽大青年学子坚定“四个自信”,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宣讲团风范照宣讲团给孩子们授课此外,马院还建立了新媒体生长中心,着力增强微信民众号建设,现在已推文 800 余篇。线上“初心诵”师生接力诵读马列经典、 “师说新语”和“SNNU 思政课”等栏目,都体现了该校“互联网+思政”的活力与特色。对未来思政课程的设计,任晓伟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教学现在正在准备中,就是把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故事、有情节、有意义的内容,通过VR技术以实验手段出现出来,做成教学资料,满足学生在理论学习历程中直观性、体验性的需求。
另外,以陕西为元素的中国史特色课程也在计划中。”卓越学子年华“政”好“在我们的青春中,许多老师影响了我们,这学期我们开始实习,也要走进许多青少年的青春里去影响他们,做一个好老师一直是我的梦想。”牛欣欣说。牛欣欣是陕师大2016级思政卓越班的一员。
自2007年国家公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实施以来,陕师大每年负担2000余名公费师范生的造就任务,凭据相关政策,这些公费师范生结业后将回到生源地从事基础教育事情。陕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秦巴山区脱贫攻坚调研团赴岚皋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思政卓越班的杨钰钰九月份走上了教师岗位,上岗前,她将自己在学习强国等平台上看到的热点事件或理论文章加入政治课教学设计中。“我会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同时,更让他们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学有所得。
用政治态度和理论说服学生,用思想的魅力、真理的气力引领学生。”陕西省委高教工委书记董小龙与陕师大马院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合影“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记者随机采访的这些学生虽不能代表全体公费师范生,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公费师范生群体的缩影。在对“根”与“魂”和“造就什么人、怎样造就人、为谁造就人”的问题上,他们已然做到了“知信”。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在未来的岗位上能够造就出更多拥护党的向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本文刊登在《陕西教育》高教版2019年第9期编辑:王波《陕西教育》综合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
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揭晓不收取任何用度,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本文关键词:青春,思政,陕西,师范大学,yobo体育全站app,yobo体育官方入口,yobo体育手机官网,铸魂,致远,《
本文来源:yobo体育全站app,yobo体育官方入口,yobo体育手机官网-www.zhendongshai88.com